中文
English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现行政策

中国海关进口肉类监管及标签鉴别

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和消费国,进口肉类是指进口后在我国境内销售、食用或加工复出口,可供人类食用的屠宰畜禽胴体及其分割产品、脏器、副产品及其熟制加工品,包括冰鲜肉类、冷冻肉类、腌制肉类、熏制肉类、熟制肉类制品、肉类罐头等。进口肉类在中国食品进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丰富了中国的食品供应,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,有助于国内肉类市场保供稳价。

   国内主要进口的肉类种类包括:鲜、冷牛肉,鲜、冷、冻猪肉,鲜、冷、冻绵羊肉或山羊肉,家禽的鲜、冷、肉类及食用杂碎。主要来源国包括:乌拉圭、阿根廷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巴西、西班牙等.

 PART 1 准入及资质要求

我国对进口肉与肉制品实施准入管理。海关总署对境外国家(地区)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状况开展评估和审查后,确定该国家(地区)获得准入的肉类名单,并以“符合评估审查要求及有传统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”-“肉类”子目录(网址为http://43.248.49.223/)和《符合评估审查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》(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首页—信息服务 —业务信息 —进出口肉类监管重要信息)的形式在海关总署网站上公布。海关总署对该目录进行动态更新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2542.png
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2655.png

1.向中国境内出口肉类的境外生产企业应由所在国家(地区)主管当局向海关总署推荐注册,海关总署予以注册后方可向中国出口。已获得在华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名单可通过“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系统”(网址为https://ciferquery.singlewindow.cn/进行查询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3425.png

2.境外出口商或代理商和境内进口商应通过海关总署,中国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备案名单查询。


PART 2单证审核 

   申报所需单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: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、兽医卫生证书、检测报告(如有必要时须提供)、贸易合同、全程提单、装箱单、集装箱动态信息表、发票、产品清单、原产地证等。

PART 3现场查验

1. 集装箱防疫消毒处理。

 入境时,按照有关政策要求,相关企业实施装运进口肉类的运输工具和集装箱实施防疫消毒处理,现场海关做好相关确认。未经海关许可,进口肉类不得卸离运输工具和集装箱。

2.运输工具检查。

海关对集装箱和封识进行检查。经冷链运输的,检查运输工具冷冻冷藏环境温度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查看货物的堆放是否整齐、厢体内部是否清洁卫生,有无异味,有无携带有害生物、土壤等禁止进境物等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4413.jpg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4430.jpg3.感官检验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4704.jpg

4.包装及标签标识检查

  1. 进口肉类的包装和标签、标识应当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;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,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。进口肉类应当包装完好,并使用不易破损及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。内外包装上应当有牢固、清晰、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国家(地区)文字标识,标明以下内容:产地国家(地区)、品名、生产企业注册编号、生产批号;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、产地(具体到州/省/市)、目的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限、储存温度等内容,必须标注目的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,加施出口国家(地区)官方检验检疫标识。

  2. 生产企业注册编号要求:进口肉类应在内、外包装上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所在国家(地区)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。在华注册编号,是指海关总署给予已获注册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的编号。在华注册编号是由4位大写英文字母+14位数字组成的编号,其规则为:“C”+3位英文国家代码+4位数字产品类别代码+6位数字年月日期+4位数字顺序号。

  3. 外包装应清洁、干燥、无霉、无异味,不易破损;纸箱不得使用铁钉和铁卡;应注意外包装有无中文标签乱贴、重贴迹象,外包装有无改动痕迹。内包装使用无毒、无害的全新材料,并标明产地国、品名、生产企业注册号、生产批号,与外包装信息一致。内外包装上不得有“不适合人类食用”、“仅限工业用”或“仅作饲料用”等标明非人类食用的表述。预包装肉类产品的中文标签应符合我国对预包装食品的相关要求。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4943.jpg

微信图片_20241225105033.jpg

5.规格检查。

检查货物品种、规格等项目是否与卫生证书、合同、装箱单等单证相符。检查包装外标记是否与内容物一致。

6.消毒处理

有如下情形之一的,对可能受污染的铺垫材料、场地、工器具、容器、外包装实施消毒处理:

1.货物出现腐败变质的。

2.在集装箱内发现禁止进境物、病媒昆虫的,存在疫情传播风险的。

3.规定需实施消毒处理的。

7. 实验室检测

实验室应按照要求,完成收样、检测、出具报告、留样等工作。